越中友协副主席阮荣光谈越中建交75周年

(VOVWORLD) - 回顾过去75年,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了许多伟大成就,也汲取了许多经验教训。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最近采访了越中友好协会副主席阮荣光先生。
越中友协副主席阮荣光谈越中建交75周年 - ảnh 1越中友好协会副主席阮荣光先生。

记者:阮荣光先生,谢谢您接受采访。首先,作为多年研究越中关系的资深专家,依您看,两国关系取得如此大的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

阮荣光先生:总体上看,越中关系75年发展历程堪称坎坷起伏,但主要方向还是向上的,即由低向高发展。两国关系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第一个原因是两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携手共建社会主义。两国的发展为老挝、古巴、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范本。可以说,有着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是越中关系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越南和中国两个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关系,一直相互帮助。两党关系是最稳定的关系,也是当前两国关系稳定的主导因素。这种关系始于两国第一批共产主义者在共同寻求救国之路的过程中,相互认识并互称同志的时候。胡志明主席说过:“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这并非偶然。这种说法不是客气,而是对两党、两国历史进行非常深入地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这句话将永远伴随着两党两国关系。不管我们经历多少风雨,有时还会有波折,但总有一束友谊之光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

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如:越南和中国两个民族之间有着数千年的友好历史;两国有长达1400公里的边界,使交流与合作十分便利。我认为取得目前成果的主要原因有上述几点。

记者:加强对接,推动两国经济关系迈上新高度,是两国高层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您对此有何评价?您是否看好两国经贸投资关系未来将取得与双方潜力相匹配的显著发展?

阮荣光先生:两国经济对接是两国发展的需要和要求。这个问题已经提出很久了,1991年我们关系正常化的时候,经贸交流还很少,但大家都看到了越南和中国之间经贸关系未来发展的前景。不过,双方经济合作的发展速度仍未与两国关系水平相匹配。

中国现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仅次于美国。我们是中国的邻国。中国的发展对我们有利。反过来,中国领导人也认识到,与越南建立经济关系符合他们的利益。但越南经济与中国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互补性并不像与发达国家的那么强。但现在我们逐渐找到了互补的领域,中国缺的我们有,我们缺的中国有。

我们要这样看:从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放眼世界其他国家,有哪个国家能像越南和中国一样,经过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了?显而易见,中国就不用说了,单就越南而言,我们也可以看到,越南是一个发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增长速度也比较快,目前是7%,甚至还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两位数。越中两国对接起来,共同发展是必要的。这是一个战略问题。经济是核心,我非常赞赏这种认识,也相信两国经济关系会强劲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后,2022年阮富仲总书记访华,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访问越南,再到2024年苏林总书记、国家主席访华。这些高层访问非常成功。双方达成了包括经贸、投资合作在内的多项协议。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了两国关系的进步,许多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疫情过去了,互信也增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深入务实。我认为,这样的对接会让两国人民更有信心,也更愿意开展合作。

记者: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发挥着重要作用。2025年被定为两国人文交流年。作为越中友好协会副主席,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将举行哪些重要交流活动?您对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有何期待?

阮荣光先生:民间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越南外交的三大支柱之一,即党际外交、国家外交和民间外交。如今,民间外交的支柱日益巩固和发展。如果要评价越南的民间外交这第三根支柱,看看越中关系就最清楚了。不仅越中友协,两国各个民间团体组织都建立了非常好的沟通渠道。

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十分必要。人与人彼此了解才会有信任,有了信任才会有真正的友谊。如果不了解,就只是空喊口号。越中友协也明确认识到协会是两国民间交流的核心组织。近年来,越中人文交流持续恢复。随着两国政治关系不断加强、互信不断增强,两国人文交流也明显增多。

2023年,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又达成6项共识。其中提到,要夯实社会基础、民意基础。2025年是两国人文交流年。目前,越中友协也在研究如何将今年的活动办的与往年不同。我们每年都轮流举办越中人民论坛,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今年,我们还会继续举办。此外,双方还将开展大型代表团互访。比如说青年代表团互访,规模可能达数千人。此外,还有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交流活动,或者边民交流活动,或者在对方重大节日共同举办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等。现在还有网络空间,我们也可以在网上举办以前办不了的活动。

我认为,最近3年,两党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三次互访,2025年则是两国建交75周年。这四个年份将成为两国关系坚实的里程碑。因此,我深信,两国关系的未来肯定比以前更好。

记者:再次谢谢您接受采访。

相关新闻

反馈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