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顺 -  
(VOVWORLD) - 越南作家武重奉的著名小说《红运》8月份在中国正式出版发行,并在该国多个电商平台上获得积极评价。
继越南作家保宁的小说《战争哀歌》2019年在中国出版后,中国北京大学越南语副教授夏露的第二部越南语文学翻译作品再次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与读者见面。
夏露于2018年完成《红运》首译稿。夏露表示,她是挑战翻译《红运》的第一个中国人。
她说:"我觉得《红运》书名很好,可能给我带来好运。不过这是开玩笑的话。我对自己翻译哪部作品都是深思熟虑的,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翻译最难代表越南文学艺术水平的作品。我读过很多越南作家作品,想翻译的也很多,但时间、精力有限,只能优先翻译一些越南一流的作品。《战争哀歌》是这样的作品,《红运》也是这样的作品”。
四川文艺出版社是中国西部唯一文学艺术书籍出版单位,立即发现了《红运》的讽刺艺术巅峰价值。《红运》成为该出版社专门推介东南亚地区各国文学作品的“玻璃屋”计划的首选。
四川文艺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主任、《红运》出版统筹周轶表示:“中国读者对越南文学充满了好奇心。武仲奉是越南的伟大作家,对越南的文学、文化有深远影响,所以他首先进入了我们的计划。”
他表示,尽管刚出版,但中国专家、学者、记者、作家都对这本书做出积极评价,他们高度评价武仲奉的讽刺艺术及对社会风俗的洞察。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曾嘉慧曾通过保宁的《战争哀歌》、阮清越的《同情者》接触越南文学,她认为《红运》是1930年代的另一种故事。
她说:“你很难想象三十年代有这样一本极尽讽刺幽默的小说。有时候读起来你会觉得很恍惚,这是发生在三十年代还是现在?同时也会觉得这本小说挺有跨亚洲性的。它的语言非常的不同。我们读过很多地方的讽刺小说,这是第一次读到越南的讽刺小说。里面有大量的口语,又混杂了很多的法语,也能从夏老师的翻译当中看到语言的变化是很大的。”
《红运》在中国受到欢迎,离不开译者夏露的努力。夏露回忆起两年来翻译《红运》的情景时表示:“越南有句话‘TƯỞNG KHÔNG KHÓ MÀ KHÓ KHÔNG TƯỞNG’,汉语的意思就是‘以为不难但实际上难得超过想象’ 。这句话用在我翻译《红运》上再确切不过的了。中国有句俗语“风光在险峰”,我喜欢挑战难题,也很享受克服困难之后的成功”。
夏露表示,有一位中国作家对她表示已经看完《红运》并觉得小说的语言十分生动,就放在当下也不过时。他还高度评价《红运》的讽刺艺术,甚至认为超过中国的鲁迅。
周轶表示,继第一次出版约5000本后,四川文艺出版社正审阅越南当代小说选集,其中集合了保宁、黎明奎、阮玉思等一些作家的作品,同时制定计划出版胡春香女士的诗歌。
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