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玉英 -  
(VOVWORLD) -100年来,葛霍-巴岸席子编织村才华横溢的工匠创造了非常独特、耐用且美观的席子产品。
茶荣省茶句县函新乡的葛霍-巴岸(Cà Hom - Bến Bạ)席编手工业村80%的劳动者是高棉族人。席编工艺于1920年出现在茶荣省,是当地妇女到金瓯海角探亲时,无意中“学会的”。回来后,她们把纱线剪断、晾干,然后请男人们制作框架来拉伸纱线,尝试进行编织。最初的成品席子很粗糙,但省去了买席的开支。技艺代代相传,后来的席子越来越精细。1940年,整个葛霍-巴岸地区开始大量生产席子供应市场。1960年,这个手工业村达到了鼎盛时期。
编织女工匠:我从小跟着妈妈长大,看她编席子就跟着学,从少女时代就开始了。我丈夫从别处来这里娶我,然后留下来编席子,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
葛霍-巴岸席子用的原材料最好,编出来的席子柔韧、光滑,非常漂亮。葛霍-巴岸席子有大小两种规格。大的宽1.6米,长2米,小的长1.9米,宽1米。种类包括白席、彩色席、印花席、印字席,主要有白、红、绿、黄、紫五种颜色。
葛霍-巴岸席子以耐用闻名,使用长达5年也不会变形、褪色。葛霍-巴岸编织席子 的秘诀100多年来从未泄露。据编织工匠金华说,同胞们手工编织席子,工序繁琐,染色耗时,花纹制作精细。 “我们必须染上鲜艳的颜色、编得要均匀,这样才能织出一张结实而美丽的席子。一名工匠说。
函新乡居民李氏夏介绍说,1960年,葛霍-巴岸生产的席子比同类型的金瓯垫子高出40%,但仍供不应求。村里每户人家至少有3台织布机, 每天开足马力生产,服务市场:“夫妻俩每天只能织2件,价格是20万越盾一双。我把席子染色一次,需要几天的时间,晾干一次和编织一次,最后是染好色。”
20 世纪 70 年代,尼龙席的出现使 葛霍-巴岸席子面临激烈竞争。然而,尼龙席的缺点很快暴露出来:不吸汗、温度高等,这使 葛霍-巴岸席子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到1990年,由于无法控制原材料来源,产品款式也未能创新,葛霍-巴岸席编村濒临衰落。
当时,艺人吴氏普 自行设计花纹、配色,尝试编织双面花席。经过20次失败后,2000年,吴氏普 品牌的双面花席在当地市场上销售,还被柬埔寨王国选中用于寺庙正殿。2001年,函新乡为40户贫困家庭提供资金支持购买编织架,并请吴氏普传授双面花席编织技艺,她倾力传授自己的"秘诀"。葛霍-巴岸编织席子村也从此逐渐复兴。目前,全村共有450户家庭专门从事编织席子, 其中直接用工400人,间接用工1500人。
葛霍-巴岸席子村每年上市15万席子。当地政府成立了函新席子 合作社,鼓励村民稳定、可持续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市场。目前,葛霍-巴岸席子已销往九龙江平原、东南部各地。葛霍-巴岸小商贩杜氏梅花说: “我一年能卖出7000张席子,席子只从茶荣省进货,因为那里的原料好,席子光滑。销售最旺的时期是从12月到春节。”
100年来,葛霍-巴岸席子编织村才华横溢的工匠创造了非常独特、耐用且美观的席子产品。 茶荣省茶句县函新乡的高棉族高棉席子制作技艺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刚刚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金春-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