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丁山道与通往奠边战场的拉炮行军路线

发丁山道与通往奠边战场的拉炮行军路线 - ảnh 1

(VOVworld)-全长三十二公里的发丁(Pha Din,音译)山道,又称发丁山坡是进出奠边省的门户。这座山的峰顶海拔一千六百四十八米,一侧是峭壁,一侧是山谷。

“发丁”在泰族语中是天地交界处的意思,这里也是越南部队用人力拉高射炮上战场的出发地,这才有了1954年5月7日的奠边府大捷。

现在的发丁山地势已不如多年前险阻,尽管一路上的8处大转弯,无数小弯道仍保持原样。

现在的发丁山坡度降低了,狭窄路段也得到扩大。白云在山腰缭绕,羊蹄甲花盛开,远处是泰族人的村庄,再加上划分莱州与山罗两省地界的赛马传说,更凸显了发丁山的神秘、雄伟和浪漫如诗。

这是现在的发丁山,而在六十年前,它是越南部队向奠边府战场运送武器和粮食的大动脉。这里每天活跃着八千多名肩挑武器和大米的青年突击队员和支前民工。它也是越南步兵、炮兵挺进“陈亭”即奠边府战场秘密代号的路线。

曾创作《拉炮歌》的音乐家黄云,脑海里仍深深刻着在发丁山道行军的记忆。这是他创作《拉炮歌》的灵感源泉。

黄云说:“进入芒清山谷前,我们的汽车队、民工队、自行车队等支前力量要通过这条长长的山道。而支前行动从1953年底就不曾断过。几十公里长、弯曲、颠簸的发丁山道日夜遭受法国轰炸机的监视、扫射和投掷炸弹,大量运载大米、武器的汽车和自行车被毁。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才能走过发丁山道。这是我难忘的记忆。后来,我亲眼目睹部队战士拉着炮行进在这条山道上的情景,写出了《拉炮歌》。”

发丁山是奠边战士拉炮上山路途中最为艰难的初段。之后,他们还要拉着火炮走过一个个的山道、山坡、溪流和山峰,直到最终的目的地:兴兰高点、独立山高点、A1高点、德卡斯特里地下指挥所等。

现在开车行驶在发丁山道上,已难以感受当年的险阻,更难以想象当年的奠边部队是如何用人力拉着大炮艰难行进的。

现在,从发丁山沿六号国道走几十公里就到了奠边府市。当年的拉炮行军路线不能以公里数测算。尽管这条路线也有起点和终点,但其中间得用炮兵战士经历过的艰辛来计算。
通往奠边战场的拉炮行军路线有多条路段、多个方向和多个点。有些是支援奠边府战役前线的必经路线。有些拉炮队伍只走几个小时,然后又隐没在森林和山溪中,似乎从未存在过。

发丁山道与通往奠边战场的拉炮行军路线 - ảnh 2

在这条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人力拉炮路线中,有一段路是在二十小时内建成,全长十五公里,从纳岩森林经过海拔一千一百五十米的发松山顶,再往下到泰族人的奏村和偶村。

在这段路上,越南战士拉着重2.4吨的火炮越峭壁、涉山溪,并经常遭到敌机空袭。

一路艰辛难以言尽,但最终,四十门75毫米口径火炮、120毫米口径迫击炮及时赶到战场,于1954年3月13日17时正对兴兰高地实施炮击,拉开了奠边府战役的帷幕。

越南奠边府炮兵部队老兵范德居向我们讲述了拉炮行军的最后行程。他说:“我们行军非常艰苦。到距奠边府集团据点群十五至十八公里前一直要用人力拉炮,所以很辛苦。这是我的炮兵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段路。所以大家才形容炮兵战士是“铜身铁脚”,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拉着2.4吨的大炮走过乌戊山、马泉、象伏坡等地的情景。”

现在,当年的拉炮路线只留下了仍屹立在云雾中的起始段—发丁山。在它的终点建起了一座纪念为保障炮队顺利通过而以身垫路英勇牺牲的战士苏永面的纪念台。

这座塑像位于奠边府市以北二十公里处,长24米,宽8米,高12.5米,重达一千二百吨,旨在铭记和表彰诞生了英雄苏永面的炮兵部队。虽然看上去略显朴素,但却足以让越南一代代后人永远铭记当年奠边府战士的豪迈历史。(完)

反馈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