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锋 -  
(VOVworld) - 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正编制滩伦(Hat Then)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文本。这是岱依族民歌——滩伦走向世界的大好机会,但也给该类型民歌的保护工作提出了严肃的课题。
如果说官贺民歌、陶娘曲、水上木偶戏、嘲戏是红河平原地区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对歌、号子是中北部地区居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才子弹唱是南部人民的骄傲,那么滩伦则是西北山区岱依族、侬族、泰族的特色文化。白天到山上干活,晚上居民们便围坐在篝火旁一起唱滩伦。随着时间的推移,滩伦已经成为多个省份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滩伦能有今天的发展,主要依靠各地人民多年来的精心维护。
滩伦是一种带有信仰色彩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为丁琴(类似于葫芦琴)。滩伦在越南语中与“天”谐音,因此在春节及各大节日表演滩伦的歌者和舞者被誉为代表人与神灵交流的人,以向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家庭幸福。滩伦有多种演唱形式,如:祈安,即祈求风调雨顺;解限,即祈求无灾无难;联姻,即祝福男女青年喜结良缘;祝寿,即祝福老人长命百岁等等。演唱时还伴有采花、舞剑、划船等舞蹈。滩伦的最大特点是旋律优美动听,给人以亲切和神圣的感觉。由此,原为岱依族仅有的滩伦,后来也被侬族人、泰族人所接受。目前,全国共有14省市有滩伦流传。除了带有信仰色彩外,滩伦还用来歌颂祖国、家乡和人。宣光省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阮武潘说:“现在,滩伦演唱活动已不如以前了。艺人数量越来越少,每个省才几位。如果没有具体的保护方案,滩伦将濒临失传。更重要的是,申遗的主要是古滩伦,而这些古曲掌握在老艺人手中,因此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尽管滩伦在多个地方的百姓生活中有着较大影响,但和越南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阮武潘承认,宣光省会唱古滩伦的艺人只有四位,其中两位已经去世。在承担普及、推广滩伦任务的40名岱依族基层文艺骨干中,只有少数人会唱古滩伦。这给保护和弘扬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
谅山省文关县文化通讯局局长黄诚启告诉我们,他们曾多次制定滩伦保护方案,但又不得不放弃,因为经费不足,再说就算有了钱也没人传授。平富乡是谅山省保留有传统滩伦文艺队的少数乡村之一,但每年也只能表演三、四场。不仅谅山、宣光,高平、北(氵)件、北江、广宁、多乐等省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越南音乐学院院长黎文全说,该院将与滩伦流传的14个省市合作,对曲目进行统计,为编制申遗文本服务。他说:“这是一种具有很强生命力、极具特色的艺术类型。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统计,因为很多老艺人以前参加过滩伦表演,他们知道很多曲目。统计之后,我们将能了解滩伦的有关情况和基本面貌,这样才能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它是值得保护的遗产。”
滩伦申遗之路还在前方。滩伦的保护不仅要在艺人和文艺骨干中进行,更重要的是要让滩伦走进校园,让年轻人广泛接受。
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