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我的第二故乡系列报道和采访之二:中国越南问题资深老专家黄群:越南是我的“第二故乡”
碧顺 -  
(VOVworld)- 在中国越南问题专家当中,有不少人曾多年在越南生活、工作并留下深厚的感情。尽管今年已经85岁高龄了,但6岁就到越南并在这片土地上呆了整整20年,曾给中国顾问团和专家团及周恩来总理访越代表团当过翻译的资深老专家黄群对被他称为“第二故乡”的越南仍记忆犹新,永不磨灭。下面,请通过碧顺对黄群老先生的专访,一同感受这位中国老专家的越南情缘。
记者:黄老,您好?请谈一下,您与越南的情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黄群:如果讲起来就话长了。抗日战争爆发了以后,战火烧到了我的家乡广东。当时,我是作为小难民跑到越南去的,那个时候是1938年,我只有六岁。后来,在越南,家里也很穷,所以就把我们安置在太原省太原市生活。开始我是在太原市读书的,后来因为我有亲戚在河内,就到了河内去,上了河内中华小学。
记者:那您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翻译工作的呢?
黄群:1949年到1950年,中国开始派顾问团来跟越南人民一起进行抗法战争。我到顾问团从事翻译工作。
|
2013年10月14日,时任越南副总理阮善仁会见越中人民论坛第五次会议与会代表。老专家黄群(第一排左一)。图片来源: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
记者:这期间,您肯定多次见到我们的胡志明主席吧。您能回忆一下对胡伯伯的难忘记忆和深刻印象吗?
黄群:因为,当时,在战争年代,环境都很艰苦。我当时是在顾问团工作。后来我就安排在中国一个群众运动工作组当翻译。那个时候,我们在农村每搞一次调研也好,土改试点也好,都要三个月一次集中在中央进行总结工作。每次开大会的时候,胡主席都要来看望各地的代表,也看望中国派过去的顾问同志,我在顾问团当翻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曾经多次跟胡主席有接触。胡主席很平易近人。有些时候,正好遇到吃饭的时候,跟我们顾问同志吃饭的都有。最后,每一顿饭,胡主席都要求不能有剩饭剩菜,剩下一点点都要分给大家吃光。胡主席给我的印象是非常艰苦朴素,平易近人,说话很风趣,能跟大家很好地打成一片。
接触胡主席对我来讲主要是1953年到1956年这几年,包括后来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越南取得和平,进行和平建设的时候,我又在河内工作。那个时候,胡主席也很关心中国的专家,经常把我们请到主席府去,有时候一起吃饭,有时候看文艺表演,我还留下一些很珍贵的照片,包括1956年,周恩来总理第一次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越南的时候,我又派到代表团当翻译,那个机会也几次见到了胡志明主席。虽然环境变了,但胡主席还是非常平易近人,而且艰苦朴素的作风仍然没有变。
|
越中人民论坛第五次会议与会代表合影。老专家黄群(第一排左三)。图片来源: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
记者:在越南生活和工作了整整20年,除了对胡主席的回忆外,您一定还有很多难忘的故事,跟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黄群:故事就很多了。在农村生活也好,在城市生活也好,一下子也讲不完。最令我激动的就是我们在农村的时候,有一个节日,这个也有点像我们中国广西那个三月节。一到了那个节日,男男女女就在草地里,大家跳舞,抛绣球。每年都很想到了这个季节,青年男女都在一起游玩,那种印象是非常深的。还有一种是我们在山区的时候,过年过节,我们也开联欢会。那个时候,因为条件很艰苦,只能烧篝火,烧完了以后,大家就围着跳舞、唱歌。有些歌,那个时候可能连作者是谁我们都不知道,但大家都会唱。有一首歌叫做《狂人乐队》,到最后大家一起都唱,很热闹。条件很艰苦,但非常乐观。所以,一唱起来,一唱一和,一唱一和,把整个气氛都调动起来。这种生活在我的印象中记忆非常深刻。
|
黄群的著作封面 |
记者:60年过去了,但这些记忆一直还跟着您,您对我们越南的感情真是太深了!
黄群:因为我很小就在越南生活,所以越南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风土人情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把越南当做我的第二故乡一样,所以,我每年都很希望有机会到越南看一看越南的发展,跟越南朋友接触感到非常亲切,都像一家人一样。每一次我有任务到越南去工作。工作结束了以后,我都要留下来,跟很多越南朋友接触,大家交流一下感情,对我来说,在精神上,也是很大的安慰。尤其是越南人民过春节的时候,以前我们战争年代在农村过春节给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农村过春节的那个气氛非常浓厚,所有我很希望能有这样的机会,在春节的时候,能够再回到农村去看看,来体会当年这种生活,体会越南人民过春节的热闹气氛,那种家庭亲切的气氛。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但自从我1958年回国了以后,还没有机会再和越南人民过春节。
记者:谢谢您与我们倾诉衷肠,也谢谢对越南留有一片真诚、深厚的感情。祝您身体健康并早日实现心中的愿望。(完)
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