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的背后

(VOVworld)- 中国人民币连续三天贬值,创下1994年中国实行现代汇率机制以来的最大降幅,无疑给世界及地区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场大地震。中国为何连续下调本币汇率,此举将给该国带来怎样的利益和后果?这是金融领域分析和观察人士连日来严密注视并仔细分析的事情。

人民币贬值的背后 - ảnh 1

一般来说,汇率要保持稳定,以巩固外国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信心,降低进出口企业风险,同时增强国内人民对本币的信心并稳定宏观经济。但是,中国却采取了被解释为以更好应对市场变化的举动,决定以20年来最大降幅下调人民币汇率。上周末仅仅3天内,人民币共贬值4.6%。全球金融市场为之休克,引发了关于“货币战”的说法。

遏制经济衰退 促进出口

世界货币史上,遇到经济增长放缓且重拾衰退,各国常使用汇率手段来解决。中国也不例外。

据统计,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增长率为6年来最低。中国7月出口额同比下降8.3%,生产活动增长不如预期,信贷增长同步放缓等都表明该国经济状况不佳。因此,专家认为,中国为了帮助国内出口商,提高商品竞争力,被迫选择此时贬值人民币。

不过,大部分分析人士认为,除了促进出口外,人民币贬值也是中方特意之举,旨在获得竞争优势。实际上,世界金融市场很快就“尝到”了中国三次下调人民币汇率带来的不小冲击。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及新加坡等周边国家本币汇率应声下跌,降幅为1%左右。

努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通过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和经济增长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中国似乎不仅仅盯着这个目标,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民币贬值是在其国际化进程中进行的。中方一直以来设法让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蓝子,使人民币同美元、英镑、欧元和日元一样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方相信该国经济足够强大,以及其货币实力足以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蓝子。

不过,实际上,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努力却遇到重重困难。即使中国于2009年9月用人民币购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价值相当于500亿美元的债券,但中国与一些国家将人民币作为交易工具的合同却很少。各国从第三国进口,或者与外国银行、外国证券投资者结算时依然不能使用人民币。如今,人民币计价债券只能在中国并由中国银行或一些多边金融机构出售。

因此,中国此次下调人民币汇率被观察人士视为故意之举,其目的在于证明该国汇率机制的灵活性——这是中国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条件之一。另外,今年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年一度审核特别提款权货币蓝子中的各种货币比例的一年。

导致负面影响

除了眼前利益外,分析人士也认为,中国自身也要承受此次汇率调整造成的严重后果,即资金出逃。据测算,人民币汇率每下调1%就能促进中国出口增长,但与此同时,约有400亿美元抽离该国市场。受汇率波动影响最大的是信息技术、房地产及金融等领域。

近几年来,全球信贷利率走低,以及中国国内贷款难等因素使得很多中资企业寻求外国廉价贷款。据统计,中国企业债务累计达3700亿美元。随着人民币贬值,该项债务增加是必然的。

除了债务负担外,房地产经营也遇到困难,因为中国房地产价格与人民币汇率紧密相关。

认识到这些负面影响,人民币价值触底后又被中方略微调升。因此,人民币大幅贬值被分析人士视为中国有目的采取的措施。一方面刺激经济,维持增长势头和就业;另一方面提升人民币权力,帮助中国实现外交目标,同时巩固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完)
相关新闻

反馈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