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族婚俗的文化特色

(VOVworld) - 芒族文化很早就通过该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传统信仰肯定了其本色。其中和平省芒族婚俗独具特色,数千年来对芒族家庭和家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现在,芒族婚礼比过去简单多了,但基本上依然保持其传统做法。以前,婚事由父母包办,孩子无权选择,尤其是女孩子。不过,如今,青年男女可自由恋爱,自由选择终身伴侣,婚姻完全基于自愿原则。因此,芒族早在数月、一年,甚至数年前就要为婚礼做精心准备了。

第一项工作是选择举行婚礼的黄道吉日。选好日子后,家主要举行家庭会议通报婚事并安排各项事宜。
和平省新乐县的裴文斌告诉记者:
“芒族举行婚礼时,对于男方家来说,首先要召集兄弟姐妹举行家庭会议,征集家庭成员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同意。他们同意后便选择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充当媒人,男女均可。请媒公时,要摆宴席。吃完后交给他两瓶酒、一包茶叶送到女方家。到女方家时,他们将接待媒公,随后也举行家庭会议,看他们是否同意与男方家建立关系。”

芒族婚俗的文化特色 - ảnh 1

芒族婚礼少不了媒人。他将作为男方家的代表到女方家提亲,商量婚事准备事宜。一场婚事办得妥当,满足两家意愿,媒人功不可没。

芒族有索要聘礼的习俗。媒人将与女方家商讨有关事宜。若暂时谈不成,他将请女方家允许先回男方家商量。女方家将告诉自己索要的聘礼,一般为:一头牛角和耳朵一样长的小水牛,一扁担无馅糍粑(暗指新娘的贞洁),一些现金(可能只是用来当作姑娘嫁人后拿回婆家的嫁妆),一罐竹竿酒或六十公升酒,六十公斤大米,四十公斤糯米。一扁担槟榔和蒌叶。

如果男方家同意便回去准备,如果不同意,可通过媒人与女方家重新商量。但每次都要带上一瓶酒。在与女方家商量好聘礼后,男方家将把聘礼送到女方家,一般是猪、糯米、大米、酒等,数量由双方商定。

和平省新乐县德高望重、能说会道、曾为多个家庭当过媒公的裴文院大伯说:“我为年轻人做媒20多年了。做媒时,我要把男方的礼物送到女方家并与他们商量孩子们的婚事。到女方家时,全体成员都齐了,就等媒人说说男方家的意见了。然后,和他们选好黄道吉日和商量如何办婚事。我回到男方家后告诉他们要准备的聘礼,然后再到女方家最后敲定。媒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与男女双方家庭有关的所有手续都要负责操办并妥善处理。”

在商量好聘礼和选好吉日后,双方开始准备举行婚礼。男方家将在婚礼举行前一天把聘礼送到女方家。不过,新乐县孟卑等地的芒族人通常在举行婚礼当天和迎亲团一起把聘礼送到女方家。尤其是新郎要把装槟榔和蒌叶的扁担挑到新娘家。

芒族迎亲习俗也十分特别。其团员数量是有规定的,且每人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团长是家族里的一位长者。
男方迎亲团无论住得是远是近,女方家都会邀请他们留下吃婚宴。在新乐县孟卑地区还有个很有趣的习俗:把聘礼送到新娘家后,新郎要先回去,迎亲团继续留下来吃婚宴。
新乐县的裴文斌告诉我们:
“按照芒族的规定,举行婚礼一定要准备槟榔和蒌叶、甘蔗和猪、鸡等。此外,还要有送给女方家具有象征意义的些许零钱,这被称为“头钱”。”

迎亲仪式结束前,男方家必须给媒人、迎亲团和送亲团成员送礼。如果女方家离得远,送亲团会在男方家过夜,第二天才回去。这时,男方家要摆席饯行,并为他们准备路上用的食物。
按传统,迎亲后,新娘并不住在婆家,而是先回家,但白天要到婆家干活,晚上再回自己的家。一段时间过后,她才会真正住在婆家,一般是在生了第一个孩子之后。
如今,和平省乐山县芒汪地区的芒族人依然保持着新娘婚后回娘家住上两三天的习俗。(完)

相关新闻

反馈

其他